中工網評論員 張雪
“手速不夠,外掛來湊”——據7月14日《工人日報》報道,近年來,搶單外掛作為一種利用技術手段獲取不正當競爭優勢的工具,在網約車、外賣配送等領域蔓延。記者調查發現,許多“搶單外掛”實為詐騙工具,不僅會擾亂行業發展秩序,而且有損消費者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正當利益。
隨著平臺經濟的蓬勃發展,網約車、外賣等行業的從業者數量逐年增多,司機、騎手之間的競爭也變得激烈,于是各類“搶單外掛”應運而生——有的是直接安裝在手機里,有的是外接設備,主要作用都是讓使用者自定義訂單的距離、價格、地址等關鍵參數,突破平臺的正常接單程序,自動搶到耗時短、路線好、費用高的優質訂單。
省時又省力,“搶單外掛”看似“真香”,實則危害不少。首先,這對那些依靠自身經驗積累和辛苦付出搶單的勞動者來說并不公平,容易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局面,破壞行業內靠實力競爭的良性生態;其次,這種“搶單”通常依靠破解、篡改平臺系統數據來實現,可能導致平臺算法失效、訂單分配混亂,進而擾亂平臺正常運營;再有,一些不法分子可能會以“搶單”為誘餌,盜取安裝用戶的個人信息,甚至實施詐騙,表面看是“搶單神器”,實際上是“搶錢神器”。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三條明確,經營者不得以欺詐、脅迫、避開或者破壞技術管理措施等不正當方式,獲取、使用其他經營者合法持有的數據,損害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擾亂市場競爭秩序。可見,使用“搶單外掛”不僅不利于行業長遠發展,而且可能觸碰法律紅線。
近年來,在有關部門和平臺的整治打擊下,濫用“搶單外掛”現象雖有所收斂,仍屢禁不止。一方面,要織密法律“防護網”,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搶單外掛開發、銷售、使用等各環節的法律責任和處罰標準,讓執法更有力度;另一方面,要積極推動行業自律,通過開展誠信教育、建立誠信檔案等方式引導從業者自覺抵制“搶單外掛”,維護風清氣正的競爭氛圍。
關于中工網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d-c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