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多地明確女職工可休痛經假”引發關注,相關話題沖上熱搜。
記者了解到,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有包括北京、上海、廣東、浙江、云南等約20個省市,在地方性規定中明確了女性勞動者的這一權益,休息時間普遍在1~2天,最多的是3天。
圖源:澎湃新聞
女性需不需要痛經假?網友吵翻
“痛經假”等進入地方規定,對很多職場女性來說都是好消息,但文件出臺的同時,其可操作性也引發關注。在網絡上,“女性到底需不需要痛經假”這一話題也引發討論。
支持者認為,只有痛經的女性才懂得這個假能救命,支持全國推行。
對于“痛經假”也有反對的聲音,每月例行會影響工作,“這個政策出臺后,會不會有人打著痛經的幌子逃避勞動?”
此外,還有請過“痛經假”的女職工們表示,申請環節堪稱“渡劫”,還不如不休!在北京工作的慕女士表示:“嘗試申請過一次‘痛經假’,以后再也不休了,寧愿疼死在單位。有一次,我拖著沉重的步伐好不容易走到醫院,醫生初步檢查后又提出要抽血、做B超,折騰了一上午花了300多元才開出休一天假的假條。”
有網友擔心,這看似好消息的“痛經假”,可能會成為女性就業以及職場競爭的“包袱”。客觀地看,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僅產假、哺乳假就已經對女性的求職競爭力造成嚴重影響,再強制推行一個“痛經假”,是否會進一步惡化女性求職者的求職環境?
此外,職場也有“隱形墻”,不少女性怕被貼上“矯情”標簽不敢休,企業也存在人力成本顧慮。于是,政策善意就這樣卡在了“不敢休、不讓休”的閉環里。
此外,還有網友表示,涉及隱私,還是有些難以啟齒請假。
“痛經假”落地不易
如何破解?
此前,云南實行“痛經假”一事引發社會的廣泛討論。《云南省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2024年11月1日起正式執行,明確用人單位應當為經期女職工提供勞動保護,不得安排從事國家規定的經期禁忌勞動;患有重度痛經的女職工,經醫療或者婦幼保健機構確診后,經期給予1天至2天的休假。
再往前看,1993年,由全國總工會等五部門共同頒布的《女職工保健工作規定》就規定:患有重度痛經及月經過多的女職工,經醫療或婦幼保健機構確診后,月經期間可適當給予1至2天的休假。可見,各地在地方性規定中明確痛經假,并非一時“心血來潮”,而是基于長期考量的政策設計。
但在實際操作中,“痛經假”仍面臨諸多挑戰。
記者查閱公開資料發現,一些勞動者壓根沒聽說過“痛經假”;個別用人單位完全沒有貫徹落實;有的即使可以申請相關假期,也因各種各樣的原因存在勞動者不敢提、用人單位設障不讓請假等問題。
有專家指出,破解落地難這一問題,需要明確“痛經假”的具體實施細則和監督機制,加強對企業執行“痛經假”政策的監督檢查,對不執行政策的企業進行處罰。
同時,有關部門可以出臺更多的優惠政策,鼓勵企業積極落實“痛經假”政策。例如,給予女職工痛經假的企業稅收優惠、財政補貼等,降低企業的成本壓力,提高女職工在請假時的安全感。
(綜合來源:極目新聞、安徽商報、新華網、澎湃新聞 、工人日報、觀察者網、華商報、新浪微博等)
關于中工網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d-c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