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
聯合整治惡意職業索賠亂象
《工人日報》(2025年07月03日 07版)
本報訊 (記者李玉波)假借“維權”之名,行敲詐勒索之實——部分不法分子通過精心策劃,以“曝光”“舉報”威脅商家,勒索高額“封口費”,嚴重擾亂市場秩序、侵害經營者合法權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人民檢察院主動出擊,聯合多部門構建協同治理新格局,為市場主體的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2024年6月,呼和浩特市檢察院知識產權檢察辦公室積極履職,向呼和浩特市消費者權益保護服務中心“12315”平臺調取涉知識產權投訴舉報數據。檢察人員在海量數據信息中抽絲剝繭,一個異常活躍的“舉報專業戶”團隊浮出水面。該團隊在一年內密集舉報達34次,成員“職業打假人”身份已被法院記錄在案。經深入調查顯示,該團隊是有組織、有預謀,以獲取高額賠償為唯一目標的非正常消費者,其行為本質是利用惡意投訴舉報進行非法牟利。
基于此項數據分析和研判,知識產權檢察辦公室形成數據分析報告,并據此立案行政公益訴訟案件,經與呼和浩特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訴前磋商,就依法規范轄區內市場監管領域投訴舉報、規制惡意投訴舉報行為達成高度共識。
今年3月,呼和浩特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法院、檢察院、公安局、司法局、信訪局、網信辦、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等管理部門,共同印發《呼和浩特市關于依法處置職業索賠惡意投訴舉報行為暫行規定》。同步搭建數據平臺進行數據集中處理,合力構建齊抓共管、綜合治理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