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城市安全防線
科技創新提升防汛能力
《工人日報》(2025年07月02日 07版)
本報訊 在福建省福州市這座東臨大海、西靠群山的城市,緊張有序的防汛備汛工作正在地下空間悄然推進。目前,97座“防淹型”配電站房已在鼓樓、臺江、倉山等易澇重點區域建成,為城市電網安全構筑起一道堅實防線。
在福州天鵝灣小區的防災示范站,改造后的配電室外側加裝了堅固擋水墻和快速組裝防水擋板?!斑@些裝置能在15分鐘內完成防水封閉?!边\維人員黃龍云介紹,這些實體防護形成了首道物理防線。走進站房內部,防汛專用智能風機和自啟動低位抽水系統配合默契。一旦水位傳感器檢測到20厘米積水,系統會在14秒內自動激活應急響應,智能風機立即啟動強力排風,抽水系統同步以每分鐘250升的速度排水。
“防淹型”站房不僅著眼于“不被淹”,更考慮“萬一被淹如何快復電”。福州供電公司在站房地面一層設置了由應急接口箱和雙電源切換箱組成的裝置,便于發電車接入,可在地下設施受淹等情況下快速實現保供電,達成小區“快復電”“零停電”目標。據了解,這一防汛創新源于福州供電公司2023年實施的《高質量建設“風雨無憂”配電網三年行動方案》。該公司針對易澇低洼站所編制“一站一策”整治方案,以天鵝灣32#樓配電室為樣板點,將成功經驗在全市復制推廣。
經過多輪強降雨和臺風考驗,這些“防淹型”配電站房均表現穩定,未發生滲漏進水現象,成功實現配電設施從“易澇”向“固防”的轉變,為城市筑起了一道隱形卻堅實的電力安全防線。(邵淑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