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賴志凱 唐姝
“自1988年國務院批準設立‘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以來,中關村取得了巨大成就,2024年蟬聯國家高新區綜合評價第一,2023年中關村企業總收入、實繳稅費、專利授權量分別約占國家高新區的16.7%、13.3%、12.8%;對首都經濟增長發揮了核心引擎作用,增加值約占全市的32.2%,貢獻了全市89.9%的信息服務業總收入、80.0%的科技服務業總收入。”這是記者6月20日,從“活力中國調研行”北京市主題采訪活動中獲悉的。
據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中關村創新發展研究院院長趙弘介紹,1988年初,中央同意《中關村電子一條街調查報告》;1988年5月10日經國務院正式批準成立,1992年5月被國家科委、國家體改委正式確定為全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綜合改革試點區;1994年建成海淀園、豐臺園、昌平園形成“一區三園”;1995年12月,中關村海關正式開關,海關設在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內,這是經國務院批準的在國家級新技術開發區設立的第一個海關;1999年6月,國務院批準創建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同年建成電子城、亦莊園,形成“一區五園”;2000年,北京市第十一屆人代會常務委員會通過《中關村科技園區條例》;2001年,建成德勝園、雍和園,形成“一區七園”;2006年,建成石景山園、大興生物醫藥基地、通州園,形成“一區十園”;2009年,國務院批復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2010年,北京市第十三屆人代會常務委員會通過《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條例》;2012年,國務院批復示范區空間范圍488平方公里,形成“一區十六園”;2023年,經北京市政府同意,示范區管理區域范圍為598平方公里,納入31個發展組團;2024年,工信部、科技部、北京市政府印發《中關村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建設方案》。
關于中工網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d-c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